2019年12月6日(星期五)下午,我校支委会领导和青年教师围坐一堂促膝谈心,开展了一次温馨祥和的“海椒”青年教师科研沙龙活动。
活动的第一项内容是支委委员和青年教师的结对仪式。丁琼校长宣布了支委领导分别带教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名单,分享了她自己青年时代的故事,并强调学校乐意为青年教师们搭建各种平台,期望青年教师们珍惜机会,克服困难,茁壮成长。
管红娣老师代表支委发言。她表示:支委会关心爱护好青年教师,尽一切努力给青年教师打造更大发展空间,搭建更多的成长平台,让青年教师更快成长。当然也会给青年教师压担子,委以重任,共同促进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升,推动学校更快更好的发展。她代表支委会对青年教师提出几点殷切的希望:做一名自尊自信的教师;做一名踏地而行的教师;做一名永不言败的教师;做一名不断反思的教师。
活动的第二项内容是科研沙龙活动。寿剑泓、方燕华、唐瑛、席跃超四位老师向大家分享了他们的课题研究。
寿剑弘老师聚焦“新媒体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应用实践”,借助现代化多媒体拍摄了一系列的有意义的德育微课。以微课为载体,给学生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引导,希望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养成主动为他人着想的善良,无需别人提醒的自觉。
方燕华副校长的课题是《文教结合背景下打造学校艺术教育特色的实践研究》。她以沈尹默书法教育基地建设为例,重点讲述了课题提出的背景意义,目前课题研究中的一些做法及取得的成效,艺术团队在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中,推进课题有序进行。
唐瑛老师交流了区校合作项目《基于“新闻引力波”资源的时政专题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唐老师从项目实施的背景,内容和任务以及项目实施的进程与部分成果等方面给青年教师做了交流,分享了课题研究中的许多案例、学生的体会与收获,并对下阶段研究工作做出了设想和展望。
席跃超老师分享了她的课题《初中化学学习中视觉素材的挖掘》。她着重介绍了选题的背景、意义以及研究的成果。席老师开发的“视觉素材”中视频和图文资料,将繁杂的信息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可视化传播形式,让学生以最直观的方式捕捉和理解关键信息的内容。让学生在她的化学课堂中实现左、右脑的同时开发。
课题交流为全体“海椒”青年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启发与借鉴,科研主任樊玲老师肯定了青年教师的科研热情,并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科研活动,通过科研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最后丁琼校长讲话,她鼓励青年教师积极行动起来,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方面的课题研究、“三单”项目的研究、两类课程的研究,甚至还可以是跨学科的整合研究,比如地理学科中的历史知识的有机渗透。丁校长强调,虽然课题研究要付出不少心血,但是它对一个教师专业的成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青年教师,能在这个过程中迅速成长起来。
李大钊先生说:“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相信我们“海椒”青年未来一定更好!
上海市海南中学
科研室、海椒协会
2019年12月7日
【供稿】樊玲、席跃超